【傳統工藝】
獻縣補花作為在滄州地區頗具名氣的手工藝品,其是以精湛的藝術與巧妙的手法,將花補在顏色不同的底布上的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。補花藝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這里原來是多水患,百姓流離失所,衣服破舊,破處只能用不同顏色的布來補,后經巧手制出花樣補在衣服上,后來便逐漸發展成為了一種手工藝品,補花技藝也是越來越精湛。根據相關史料的記載,慈禧太后的宮服就是用補花工藝加以點綴的。近50年來,隨著補花工藝技術的發展與精湛,制出的成品不僅典雅美觀而且久不變色,不僅在國內有很大的市場,在國際上也深受外商的歡迎,多年來一直保持出口免檢產品的榮譽。
【傳統戲劇】
滄州地區的西路梆子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間,是河北梆子的雛形,其融合了哈哈腔、羅羅腔、秧歌劇等說唱藝術后又融入到武術、雜技、舞蹈等民間技藝中,逐漸形成了基本形態。西路梆子的唱腔高亢、激昂善于表現悲腔,念白多采用當地的方言土語,唱詞的語言結構相對靈活,口語化的成分比較多,具有明顯的從山陜梆子向直隸梆子過渡的特點。西路梆子大多為表現當地的民風民俗,其內容大多源自于本地的傳說。“走矮人”與“耍軸棍”等高難動作都是出自于西路梆子,如今很多劇種中仍十分流行,青衣、花旦等行當的表演也非常有特色,這些都對后來的京劇表演起到了非常深遠的影響。西路梆子的傳承,對中國重要劇種河北梆子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,但如今隨著老一代藝術家的離世,已經非常困難了。
【傳統音樂】
滄州市滄縣作為京杭大運河上的重要交通樞紐,北通京津,南接山東,隋唐末期滄縣就出現了拉纖船夫,而大運河船工號子便在這里世代相傳下來,已經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纖夫們為了可以在拉纖中保持步調一致從而提高勞動的效率,自然的創作出了船工號子這種傳統的民歌形式。據考證,滄縣的船工號子包括了起錨號、搖櫓號與拉纖號等十余個種類,其中只有起錨號子為齊唱,其它的號子都是由一人領唱而眾人和。船工號子的節奏十分急促,領唱與呼應緊湊,屬于呼喊性的音調,聲調高亢激昂,大多為上下句的結構以及非常簡單的咳、哎、嗨、喲、嗖等呼和詞。滄縣船工號子作為中國運河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對于研究大運河的人文歷史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。
【冬棗文化】滄州的冬棗文化源遠流長,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永樂年間,落戶于太平鎮崔莊村的人們以種植與捕魚為生,為了生計在娘娘河灘上種植了大量的冬棗樹,滄州的冬棗文化便是起源于這里。娘娘河的上游為黃河,每年都會淤積大量的淤泥,為了疏浚河床經常將黃土挖到河岸上,日久后便形成了娘娘河灘。該河灘的土質為中性土,所產冬棗具有皮薄、肉厚、味甜、晚熟與個大等特點。古時候為了取悅皇族,冬棗被作為貢品進貢,皇帝皇后品嘗后,非常青睞,大贊為棗中極品,百果之王。如今,這里還存有冬棗樹156棵,主要分布于滄州地區的滄縣、獻縣、河間等地,均具有非常悠久的栽培歷史,當地人都稱其為“木本糧食”與“鐵桿莊稼”。
|